酸洁剂(YF-1801)
热浸锌酸洗工艺
1、产品介绍
·主要是利用纳米化学特性(特殊纳米颗粒,具有数百㎡/g 的比表面积及表面布满电荷)吸附酸液中的金属离子;
·通过物理团聚效应聚集,最终过滤移除,从而延长酸液寿命;
·安全环保,无毒无味,不具有腐蚀性及挥发性;
·含整平缓蚀的成份和机制,形成稳定的活性和均匀平整的咬蚀面,并能有效驱离反应气体,防渗氢、防氢脆;
·能够长期稳定酸洗速率,提高产能;
·仅需一次开槽,日常按时过滤、补充损耗酸液,便可循环使用,不产生废酸;
因大幅降低新酸用量(降幅约70%)及无废酸生产,使用酸洁剂可为企业节省成本。使用时间越长,节省成本体现越明显。
2、工作原理
吸附团聚金属离子释放有效反应空间 原工艺酸液无法工作(报废)的本质是因为金属离子在有限的空间达到饱和。
使用酸洁剂 YF-1801 能够长期稳定酸洗速率,提高产能。
即使同样比重的酸液含有同样总数的金属离子,但被酸洁剂吸附、团聚后的金属离子会形成大金属分子团,金属离子分布空间的体积占比被缩小几十倍,酸液内部密度相对降低。
所以,即使酸液的比重随之变大,仍然可浸蚀更多的金属工件。
如图:
移除金属离子,保持动态平衡,被吸附团聚的金属离子经过滤不断移除,保持溶液中有效的反应空间稳定运作;
(酸洗之所以正常运作是由于有空间足以容纳绵绵不断的金属离子进入,不仅仅只是酸度问题),酸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才能顺利向右进行,从而达到动态平衡。
3、检测依据
酸液浓度可与金属化学反应的有效酸含量,但仍需考虑其他因素是否影响化学反应,所以不全然代表酸液的活性。
咬蚀速度
咬蚀速度等同反应速度,是直接代表酸液活性的指标。
咬蚀速率
· 在一段时间、酸度范围内的咬蚀速度变化。
· 咬蚀速率稳定即说明酸液活性稳定。
4、设备要求
过滤机(必须)使用板框压滤机外包玻璃钢,并于各酸池之间铺设循环管道。
泵 浦(必须) 全塑料隔膜泵,根据过滤体量及速度要求选择对应口径。
曝 气(可选) 曝气装置能使酸液循环流动,尤其在冬季酸液活性降低时可缩短酸洗时间,提升酸洗品质。
在使用酸洁剂 YF-1801 时,还可使其保持均匀分布及金属离子悬浮,更适用于在线循环过滤。
中转槽(必须)由于需要定时对酸液中被酸洁剂 YF-1801 团聚的金属离子进行过滤移除,以便为源源不断被吸附的金属离子腾出空间,快速有效的过滤方法便是倒槽过滤(无倒槽条件时需连续循环过滤);
将过滤的清液暂储于空槽中,待原酸池过滤完毕并清理后,再将清液抽回原酸池。
5、操作槽液配制
· 开槽盐酸浓度为24%(31%浓度盐酸与水的比例为 3:1)。
· 加入 3/4 份31%浓度盐酸
· 加入 1/4 份水
· 加入稀释后盐酸总量1%酸洁剂 YF-1801
· 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浸蚀作业
· 酸液活化后即可放入工件开始浸蚀。
· 浸蚀作业中,有条件的开启循环设备,保持酸液循环流动。
· 酸液温度因气温下降导致酸洗时间相应变长,属正常现象,与酸洁剂 YF-1801 无关。
· 由于温度降低,在补充新酸时出现氯化亚铁析出、结晶属自然现象,持续使用 2-3 天后该现象消失,恢复正常酸洗。
在气温较低的地区或季节,该现象持续时间较长,可通过补充少量的水进行充分搅拌后,恢复正常酸洗
(根据补充的水量需加入同等计量1%的酸洁剂YF-1801)。
酸液补充
· 按检测酸液减少的体积及酸液浓度,计算要补充的新酸用量。
· 每半月补充 1 次新酸,可使酸液保持良好活性并增强酸洁剂 YF-1801 的吸附效果。
· 补充新酸需用原酸(31%浓度盐酸),无需稀释。
· 同时补充YF-1801,补充量为所补新酸用量的1%。
· 检测与酸液补充,可在作业中直接进行,无需停产。过 滤(过滤是一定要的,过滤的效果直接影响产品后面呈现的效果)
· 过滤设备:板框式压滤机。
· 小型酸池可采取循环过滤,但需及时清理滑落的工件,以免造成酸度的额外消耗。
· 考虑到大型酸池的操作难度及循环过滤的有效性,可采取定时倒槽过滤。
· 倒槽及过滤要求:每月倒槽过滤一次,以达到良好酸液活性和工艺效果。
· 倒槽过滤完后及时对原酸池底部淤泥进行清洗和清理滑落的工件,过滤后的清液回到原酸池,并按原有体积配比补充新酸及酸洁剂。
6、注意事项
· 添加酸洁剂的酸池,不再以铁离子浓度为测量酸液活性的依据。
· 酸洗池未达到全线使用酸洁剂的条件时,建议将未加入酸洁剂的酸池置于所有酸池末位,防止额外酸液进入,导致稀释酸洁剂 YF-1801 比例和影响效果,不可将其他酸池里的酸液倒入已添加酸洁剂的酸池里。
· 无需在已添加酸洁剂的酸池中再添加除锈剂等其他化学药剂。
· 不可在添加的酸洁剂酸池中退锌。
· 要达到相应的效果,按操作流程制定的时间进行过滤、补酸及酸洁剂的添加。